|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少考生对教育学这个专业都很感兴趣,下面帮帮就对教育学考研给大家提供一些择校建议以及一些学长学姐的复习经验。
一、教育学考研分类
教育学考研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1教育学原理、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
第一类教育学最基础的二级学科,即教育学原理、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这些专业适用面广,而且是几乎所有开设教育学专业的师范院校都有的.在这三个专业当中,希望继续在教育学领域深入研究的同学可以选择教育学原理,而这个专业也是各个学校录取分数比较高的;比较教育学这个专业的优势是出国机会比较多。
2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小学教育等等
第二类就是针对某个特定的教育领域或受教育群体进行研究,例如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小学教育、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以及一些相对冷门的二级学科。
3课程与教学论
第三类是最为实用的二级学科即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归属于各个学科学院下的,比如物理学院下的物理课教论、文学院下的语文课教论、数学院下的数学课教论等等,第二类是归属于教育学院下,主要研究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校本改革、学业评价等等。这个学科最符合一些“考教育学研究生是想去教书”想法的同学。
二、不同学科择校建议
1教育学原理
重点优势院校:1、华东师大2、北京师大3、南京师大
优势学科院校:1、东北师大2、华中师大3、山东师大4.辽宁师大5、西南大学6、西北师大7、上海师大8、华南师大9、武汉大学
2课程与教学论
重点优势院校:1、北师大2、华东师大3、西南大学4、华南师大
优势学科院校:1、西北师大2、首师大3、华中师大4、南京师大5、东北师大6、湖南师大7、陕师大8、哈尔滨师大9、上师大10、安徽师大11、广西师大12、山东师大
3教育史
重点优势院校:北师大
优势学科院校:1、华东师大2、浙江大学3、西南大学
4比较教育学
重点优势院校:北师大
优势学科院校:1、华东师大2、西南大学
5学前教育
重点优势院校:华东师大
优势学科院校:1、北师大2、南京师大3、西南大学
6高等教育学
重点优势院校:1、厦门大学2、北师大3、华中科技大学4、华东师大
优势学科院校:1、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2、湖南师大3、西南大学4、苏州大学5、南京师大6、南京大学7、浙江大学8、清华大学9、武汉理工大学10、上海交大11、河海大学12、长江大学
7成人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院校:华东师大
优势学科院校:1、北师大2、华南师大3、西南大学
8职业技术教育学
重点优势科院校:华东师大
优势科院校:1、北师大2、天津大学3、西南大学4、南师大
9特殊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院校:北师大
优势学科院校:华东师大
10教育技术学
重点优势学科院校:1、华南师大2、北师大3、华东师大
优势学科院校:1、南师大2、西北师大3、西南大学4、内蒙古师大5、东南大学6、山东师大7、川师大8、吉林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9、山西师大10、浙江师大11、华中师大
三、上线率高的院校大推荐
专业基础相对薄弱但想稳妥读研的童鞋,可以选择一般类师范院校或综合类院校。
1师范类院校
师范类院校包括:天师大、河北师大、河南师大、哈尔滨师大、辽宁师大、内蒙古师大、西北师大、山东师大、山西师大、浙江师大、江苏师大、安徽师大、福建师大、重庆师大、四川师大、贵州师大、云南师大等等。
2综合类院校
综合类院校包括: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山西大学、渤海大学、扬州大学、长江大学、广州大学、云南大学等。同样,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本科专业、个人兴趣、未来职业规划来选择报考院校。
择校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着我们的考研成败,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力以及未来规划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在专业课的复习上可以借鉴学长学姐的经验,提高自己复习效率。帮帮给大家准备了两篇学长学姐的教育学专业课复习经验。
311教育学初试经验
from 考研论坛 小小小黄蜂
是时候回馈下论坛,说说我的考研经历与经验了,以供后来人参考。因为自己在整个考研的历程中,都与考研论坛相伴,得益之处颇多,如今已被确定拟录取了,心事已定,有时间整理下我的思绪,总结下我的经验了。
我的基本概况,本科是广东一所地方院校,就是双非了(非985,非211),专业跟教育学没有半分钱关系,学的国贸。是个英语渣渣,只过了大学四级的450+,低得无脸见人那种。一向特别讨厌背政治,特别是鸦片战争开始那段,什么条约什么维新派顽固派为什么失败原因等等,是傻傻分不清楚。
所以我是属于所谓三跨四跨类的考生,跨学校跨专业跨年龄辞职考研。考研初试成绩,311教育学全国统考:教育综合242,政治69,英语57。三门总分368(吉利数字^_^)。报的是广东深大,我是非深大不读那种,因为已在深圳呆了好些年了。
1前期准备
1)关于报考
分析自己,文科类可以找方法记,而有考数学的,已不是我这等资质和年龄可以争取得来的了。所以我就选了这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通往我要做教师的理想的教育学专业了。
311教育学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33教育学是专业型。对于深大来说,学术型是全日制,安排住宿,调档调户,参与奖助学金鼓励等好多福利;专业型是周末上课,不安排住宿,不调档调户,不参与奖助学金之类的,而且学费还贵出好多。当然,对比之下,311学术型比333专业型难考一些(这也是听说了,因为我只考了311,不曾去了解过333的),但英语是绝对的喔,311考英语一,333考英语二,一比二难喔。我是这样想,既然要考,那就一鼓作气,考个学术型的,考上了就乖乖读上三年,全心全意地提升下自己,不用说边工作,周末又去上学,到时候两头不讨好,还没休闲累个半死。
我的建议:先分析自己,适合报哪类专业才能考上,对以后读博或所从事的职业有无一定的关系,及报考的学校招生情况师资力量等等,要在各学校官网或相关论坛,相熟人士等等多方了解,让自己不会糊里糊涂地看别人考哪里考什么自己也跟着来。
2)关于教材及辅导书目,笔墨纸砚(RMB1000元缀缀有余)
买教材和辅导书,那就上女人剁手也要买的万能的某宝吧!不知正版与否,如果不影响阅读及使用的情况,价格是很优惠的。
311教育综合没有指定考研教材了,但是根据之前还是别的考研机构的建议,反正就有那么几本大家都推荐的"教材",共六本,某宝随便搜搜就出来了。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王道俊、郭文安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辅导书及模拟题卷:
1.厦大版,红色封面,聚英教育,《教育学考研复习指南》+模拟题10套
2.《考研教育学大纲解析》+1000题高等教育出版社
3.凯程6套卷+勤思6套卷
4.教育学历年真题
英语:张剑,黄皮书,真题解析
政治:大纲解析,肖秀荣8套卷,肖秀荣4套卷,蒋中挺考研政治客观题应试宝典,这个老蒋的是小小本的,数字记忆法,主线记忆法等~
笔墨纸砚:彩色莹光笔几色,平时书写画线用红蓝黑三色,便于画重点或标注或分类,笔记本草稿纸等按需准备
我的建议:买书之类的,还是用新的吧,别人用过的都划过线了,用起来不顺手,再按自己习惯去划标注,就太过重复分不清了。新的利用某宝来购也贵不了多少的,况且我觉得考上的人一般也不肯转卖教材,因为以后读上了,这些书还是用得着的,都是专业的相关基础读物。辅导书及模拟题,最是用新的好,因为,有什么冲刺一说,你懂啦~
2前中期复习(7-11月中)
我是有跟着一位在校的研究生师姐进得复习的,这也算是前期的时候。
因为对教育学零基础,跟着来进入,对知识点会有框架性的熟知,以及被督促着学,再者叫花了钱,不好好学都对不起自己的钱了,呵呵。
对着厦大版的复习指南串讲完一遍之后,9月份开始我就自己复习了。先依据自己看书的速度,然后才制定出看书计划。比如,我进行看第二遍的厦大复习指南,用了10天左右,那么每天看多少章节,重点章节看仔细点,有些就粗略看看。
9月中旬就出了各科的大纲了,再买回来,又计划每天多少章节地看,跟着做那1000道题,看完一章做一章题。我一般是一天6~9小时的复习时间,上午下午晚上,这样分开来。
我没有像论坛那样说6点起床什么12点以后睡的这样,没有这么疯狂的。有时也放自己的假,晚上去看电影啦,或者下午去散步啦。而且整个考研复习期间我都还追着优酷看TVB电视剧的爱回家,优酷上了新电影也看。看书的时候头脑要清醒,需要放松时放松,更好是能锻炼,体质弱者也需要牛奶鸡蛋什么的,自己看条件来安排这些。
教育学大纲仔细看了两遍,没有背,但我可以熟到这个知识点是教育学原理的第几章,在书上的右上半页还是左上半页这样,做题不太确定可以迅速地翻看巩固。
看论坛有大神说要把大纲背个六七遍神马的,我都心惊,因为我不可能做得到,我看书速度是慢,但我看熟它,自己熟悉自己的强弱项。1000题的选择题有看过四五遍,简答类的大题就两三遍吧,比较看爱案例题,看完答案后,觉得自己着实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坚定了考这个教育学的初衷。而去年的厦大10套模拟题,选择题看得非常熟,大题答案也认真在抄写在了试卷上。
至于英语,我是把真题阅读里不认识的单词(几乎一句话就有两三个不认识的)划出,对着翻译抄在阅读的字里行间里,然后还抄写了一遍在笔记本上(中英文都写上,并且只写翻译里的中文意思)。我想信别人说的万变都不离真题,总围绕着真题复习,应该就两三遍地过了,能过六七八遍当然更是好。
政治,买回大纲,粗粗只看了一遍后就丢一旁了,网上找了肖秀荣的毛中特的强化班视频看了一遍,算是有点了解了毛中特究竟是讲什么。对于那本老蒋的小本本主线记忆法,确是是好用得不得了!让我这个对考政治厌恶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能记住那些客观题的小点,会觉得有很大进步的。毕竟别人都说政治最好突击,投入产出比最好。但是要了解自己,我就没有在9月份才开始看的,基础不牢可以早点看,做到心中有数。政治是不用做笔记的哦。
我的建议:如果零基础,可以报机构培训班(好贵)或是某宝买视频(更便宜的说),或是自己网上搜(有人很无私地奉献的),那教育学的机构我认为就是凯程、勤思这样的牛了。
自己看书,又没有研友作伴,真的好孤独的,如果跟着那些机构视频走,会容易些(我的准同学就是有看凯程视频考上的喔)。政治跟着老肖走,很吃香啊,都说趁老肖还活着,把研给考了吧。英语真的是以真题为主,如果是像我这样的英语渣的话,本身就是英语牛人的话,我的话全当放屁不值得听哈。
3后期复习(11月中至12月末考试)
这时候,那些什么模拟题都慢慢地出来了,就大胆地买吧!推荐的厦大10套凯程6套勤思6套,选择题看得滚瓜烂熟的,大题要认真研究他们总结出来的答题内容。
因为我是没有看过那六本教材,只有遇题大纲解决不了时,翻出教材来寻求更细的解析,它们的答案比较全面,有些感觉从未了解过,像新知识点一样。
这三套会有重复的,那么,重复的就重中之重的看吧。把近年来的考过的大题知识点划掉,看有哪些人物思想没考过,没考的人,也是重点。后期主要看这几套题的大题,重点背诵哈。
英语可以整理一些作文模版了,能背熟最好,不熟就框架记牢点,到时候有得写。还是以看真题阅读为主。但我没有再买什么模拟冲刺卷了,因为做了之后怕自己打击自己,连40分都不到。
政治肖八先出,好好地做两遍,适当背那些大题,或是看熟它。最后肖四出了,别人说的,把命压在肖四上也不为过。因为今年考的就是,当我看到那头醒狮子的时候,真心感谢老肖!
我的建议:保持状态,不忘初心,坚持就是胜利。扎实地看教育学大纲,认真的看那些选择题,最后强强背诵模拟试卷的大题。对教育学记忆,我还总结出一些小方法,比如,杜威和斯宾塞,谁是适应说,谁是准备说,那么就记"塞满",顺而记住斯宾塞是认为教育为了未来完满生活而准备的"完满说",也就是准备说,那么另一个就是杜威了。
还有陈鹤琴的五指,健康社会科学艺术文学,大姆指表健康(因为姆指最大,健康是首要),食指表社会(社会上办事的按指纹),中指表科学(中指最长,科学技术先进),无名指表艺术(戴戒指的手指,戒指是艺术品),小指表文学(文学气质,娇小)。还有阿斯蒂尔法,有"技术宪章"之称,我就记成运动品牌的阿蒂达斯,因为它也有技术才能做出好品牌。诸如此类,自己找点方法记住,联想起来,就不那么容易混淆了。
4考试时
考试就两天,一份试题考三小时,考三份。写字工整又要求速度,手真的会写酸,写酸了也要尽力保工整了。别被旁边的影响,我当时就看到旁边做完了在检查选择题了,我却还剩两道大题,脸都紧张得憋红了。
幸好没影响到太多,我依然认真地答完。一定要写,能写多少写多少,记不住不要慌,静一下,能回忆多少写多少,写了不太对也还有分,不写,那就真的没有分哈。
考试前大家都带了资料站在门口背诵等开门进去,那么也请带上一点资料,说不定考前看到的一些题就考到了。而且别人都在看,自己没带资料没得看,心理也难免有点焦躁受影响的。
总会有一些空座位,也就是有报名,却没有去考试的,那么恭喜,你坚持了,别人没有坚持,又少了一些竞争对手,考上的机会更大!
5考研后
没有经历考研路,别人都说考研难,听到说难,连试都不敢试了。而经过考研后,觉得考研是难,但没有难到认真对待过还无情地辜负你的,就算一战不成,二战也会更有把握,对吧!
考研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人家梦寐以求的你能随手可得,你一生苦寻不至的人家却嗤之以鼻。所以,要不忘初心,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想自己当初为什么选择考研,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要风雨兼程到最后。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多读点书多上点学,思想正常的人,都应该是有收获的。
但有人说广东教育学今年改得松,放大水,因为我都考了242,所以我有点相信。考完最后一门,就是专业课的时候,回来网搜答案,对勤思的,都错了10道选择了,顿感无望。但后来,我是错的,因为网上的不能全信,而且应该想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付出,天道酬勤!不管怎么样,能经历下考研的成功与落榜,无疑都是人生的一笔可贵经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备考经验
1专业课
专业课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应该重视专业课。
第一遍看书,八月底到九月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看专业课。虽然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但是建议大家千万不要直接看大纲解析。特别是像北师大自主命题的学校,答得题目很多都是要靠自己的素养来答得,所以如果只看大纲解析的话很多东西你都不能答全面。
所以我第一遍复习就是看书,把重点的那几本书全部看了一遍,不懂的就多看一遍,直至看懂。第一遍专业课看完,差不多就到九月底了,我还是算看书挺快的了。
第二遍复习的时候,我就开始自己做笔记,整理框架了,还要兼顾着背书。当时我用的是辅导班的教材和厦大版的大纲解析,查漏补缺,看不懂的就回去翻课本,直到看懂为止。这一遍看下来,再结合暑假上了课的,这一遍整理笔记下来,感觉自己收获还是挺大的。第二遍复习完差不多到10月中下旬了。
第三遍开始复习的时候,就只要背诵对应框架笔记和我的复习全书。第三遍结束的时候差不多是11月份上旬了。三遍下来很多东西都还是很熟悉了,但是还是会忘。
第四遍的时候我还是继续背书,背的时候我还要看看历年来的真题解析,看到这个题目,会怎么答和解析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第四遍背得就很快了,差不多11月份底,我就又背了一遍再加上看了一遍真题。
第五遍的时候也是背书加看真题这个模式,到第五遍的时候,已经能很快背完一遍了。而且看到一个点就能把前后内容都能很快的记起来。
第六遍也是一直背书,到后面一直背到你考试前都不要放弃你任何想不起来的点。所以考试的时候你就可以胸有成竹的去参加考试,所以当我拿到试卷的时候我就开始疯狂答题,一直写到交卷子,把答题卷都写满了的。
2英语
英语开始复习的时候主要是背单词背单词。我当时用的是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伙伴们给我拷了一份朱伟老师那个单词书配套的视频,我一边看视频一边看背单词的话就很轻松,感觉都是看专业课看累了然后看会视频调节一下。特别提醒背单词一定要坚持每天背,一直到考试之前都要背单词的。
视频看完了以后我就开始做真题了,真题买了好多份,一直做了好多遍。我真题解析主要是看得丁晓钟老师的真题解析,分析每一次我做真题到底是哪里没有看懂,是单词?长难句?还是其它什么?这个时候我每做完真题再看一遍,分析出错的地方,然后再一个本子上记下来需要注意的地方。无聊的时候就随手翻翻。
我10月份差不多开始看作文了,看的是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和何凯文老师的作文书,两个统一起来看。然后就是每隔一两天写一个作文,在批改网上改,当然后期差不多天天都在写,所以到考试的时候感觉那个写作文写下来随便都不止200多字,往往还要删一点。
当然这个时候我也有自己的模板,我看了作文书,然后自己搜集很多资料,然后总结哪一句话应该写什么,我每一句还做了编号,哪些单词可以替换,当然看到好的就记录下来写在本子上就相当于积累,就感觉像厨子写作文的好词好句。我没有在网上找那种模板,全部都是用自己的话写出来,每个人应该自己总结出自己擅长的模板。
3政治
我政治看的是王一珉老师的黑宝书,他的书比较简单,可能比较适合我这种看不太懂的理科生。看了黑宝书我就开始做总结和框架,然后用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我1000题都没有做完,后来就开始背,到冲刺阶段就做了各种模拟卷。
每个人都是最棒的,不要和别人比,自己尽力了就好!所以一定要尽全力!
本文有考研帮综合整理,其中经验内容来自考研帮用户,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
考研帮App晒分看排名上线
超过140000人参与晒分
点击阅读原文
打开考研帮App看排名
为复试做足准备 |
|